| 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 所在地區: |
世界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便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南面。鏡泊湖是5000年前經多次火山噴發,熔巖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成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湖水南淺北深,湖面海拔350米,最深處超過60米,最淺處則只有1米;湖形狹長,南北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6公里,面積約91.5平方公里。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五代后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被大風所阻,于紫竹林結茅留居,建“不肯去觀音院”。歷朝相繼在此興建寺院,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普陀山也就成為中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
嘉興南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嘉興市區,規劃區域總面積276.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98公頃。南湖因地處嘉興城南而得名,與西南湖合稱鴛鴦湖。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來以“輕煙拂渚,微風欲來”的迷人景色著稱于世。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于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據地質資料分析,黃山在四億年前元古代震旦紀是古揚子海,兩億年前中生代三迭紀“印支地殼運動”變為陸地。此后,又歷經多次造山運動的磨礪和第四次冰川的洗禮,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雄奇險幻的景色,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英文名Kuan-yin Mountain,舊稱新宜山,別名八里坌山(淡水廳志載)。位于臺灣新北市五股區、八里區交界,海拔標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全區有十八連峰,區內有多座古剎,更增添觀音山的靈性,其中版權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有數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亦有不少納骨塔及墓園錯落其間,該山西臨臺灣海峽,東北隔淡水河遠望關渡,昔日的“坌嶺吐霧”為淡水八大景之一,山頂又稱“硬漢嶺”,全山屬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鵝鑾”是臺灣原住民排灣族語言里“帆”的譯音,因為附近的香蕉灣有大石像船帆般的形狀,所以特取此名,再加上該地形就好像是個突出的鼻子,“鼻”便是指岬角,故稱鵝鑾鼻或“鵝鑾鼻半島”。臺灣日治時期之文獻上,此地名亦常以片假名書寫為“ガランピ”,或漢字“鵝鑾鼻”。在1982年成立鵝鑾鼻公園,以鵝鑾鼻燈塔為主體,規劃出鄰近五十公頃的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