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 所在地區: |
今天位于臨潼縣新豐鎮鴻門堡村,距秦兵馬俑博物館2.5公里處的鴻門宴遺址,是驪山風景中最北的旅游點。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潼關通長安之要道,遺址前橫著一公里長的峭塬,中間象刀劈似的斷為兩半,南北洞開,猶如城門,鴻門因此而得名
七星坑原始森林位于東經110°39′55″~112°03′40″,北緯22°13′100″~22°16′50″,地處恩平市西南部那吉鎮,與陽春、陽東兩縣交界,總面積為15萬多畝,最高峰為七星頂,海撥844.5米。為保護和開發這片原始次生林,恩平市政府已組織過4次考察,并于1995年12月14日定七星坑為自然保護區,這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現正籌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于咸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歷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關于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使楊貴妃墓聞名于世,墓冢周圍雕刻有歷代文人騷客的題詠。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華僑建筑群)位于廣東省臺山市端芬鎮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由于當地梅姓股東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由于始建之初,其規劃設計是業主將各自旅居國的風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華建筑藝術之中。
延安民俗文化村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木蘭故里—— 陜西延安市萬花鄉村源屯村,毗鄰萬花山莊,距延安城十五公里。該村群山環拱,溪水清流,野生牡丹簇擁,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薈萃延安各區、縣民藝術、陜北窯洞、民俗風情、民間服飾、飲食娛樂等于一村,是新建的大型文化游覽區。
龍岡古廟建于清朝康熙年間,是集宗祠、廟宇于一身的三進古廟,廟內供奉劉備、關羽、張飛、趙云神像,供劉、關、張、趙四姓人士祭祀。據考證,目前國內許多該四姓人士聚居地,包括香港、臺灣以及國外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成立有龍岡古廟,而開平龍岡古廟則為鼻祖。
西安博物院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由文物展館區、小雁塔以及薦福寺為核心的歷史名勝區、園林游覽區三部分組成。總投資2.2億元(由國家投資2000萬元、西安市政府投資近2億元),占地面積245畝。2007年5月18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西安博物院在國內博物館(院)中獨樹一幟,以千年古塔園林式遺跡休閑景區以及古都西安現代型歷史博物館而聞名。
開平碉莊位于世界文化遺產碉樓之鄉——開平塘口鎮,碉莊占地60余畝,由各座碉樓、觀音殿、佛笑樓、古鎮風情街、民間手工藝廊以及五邑文化大舞臺等建筑組成,而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參天古樹更將景區內各個建筑有機結合,移步換景,景景相連。景區內大量運用磚雕、灰雕、石雕、木雕及陶塑等傳統工藝,更有能工巧匠繪制的大量民間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博物館位于西安市南大門,長安南路電視塔周圍的舟形環島上,北望鐘鼓樓,南眺終南山。主要面向社會普及科學自然知識,豐富市民文化娛樂生活。占地面積110畝,總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包括自然館和科技館兩個獨立建筑,科技館中設有西北第一家穹幕影院。博物館擬設生命科學、地質、古生物、生態和科技五大主題,生命科學將是陜西自然博物館的主要特色,而生態則是陜西的優勢所在。博物館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接軌”的博物館為目標,建成后的博物館將成為大自然博覽中心、科技文化載體和孵化平臺、環保宣傳基地,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中心。
延安革命舊址在陜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陜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后。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